中心电话: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要文推介
书籍推介
西双版纳傣族文化的空间隐喻
举办日期:2013年8月6日
[摘要]西方文化地理学在当代文化转向背景下获得空前发展,新文化地理学以其独特的视角阐释地域文化的特征、形成、变化和发展等。其中,以人的地方感为主线,揭示地域文化的空间隐喻成为研究的重要部分之一。作者以西双版纳傣族文化为例,揭示傣族文化的空间观念、空间观感结构、地方感等,探讨傣族文化空间表意系统的特征。
[关键词]西双版纳;空间隐喻;空间观念;地方感
人类生存环境是人类文化(符号)的空间化。空间又可以分空间观念和空间知觉,前者是对空间的看法,后者是人对自身和周围的事物的相对位置的观感结构,这种观感结构可理解为文化在空间观念基础上形成的空间隐喻即空间感觉结构,进而形成地方复合整体的地方感。空间隐喻是语言中的空间语汇(空间方位、上下、高低、中心与边缘所代表的地位和价值观),反映人们思想中的空间感觉结构。生活在不同地域空间的民族不仅表现在其物质文化景观的多样性,而且由于他们对环境空间的认识与感觉、价值观的差异以及观感结构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地方感。“地方感”(sense of place)的产生是人与环境所建立的各层次的关系。一定地域的文化按照自我的意识体系和地方感塑造景观,并赋予景观以意义。文化地理学不仅关注不同民族物质文化上的差异,同时也关注思想观念的不同,从而塑造不同的地景。我们将文化地理空间看作一个价值观念的象征系统,通过对文化空间隐喻探讨、分析地方感的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文化的空间隐喻就是解读阐释文化空间价值观念的文本。本文主要以西双版纳傣族文化为例,探讨傣族对环境的认识与感觉,对文化空间的价值观,以及文化空间的空间取向,进而形成地方感。
 
一、西双版纳傣族文化的空间观念
 
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是傣族文化发育的重要环境基础。在傣族集中分布的宽谷坝区,热带雨林气候所提供的充足的光热、丰沛的降水、肥沃的冲积性土壤,为傣族文化的发育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条件。傣族对生存环境的理解是以人为中心的地域环境印象,他们认为人的生存以环境为基础,在环境层次中,森林自然环境是最基础的,它为水稻文化涵养水源。而水资源为水稻文化必不可少的自然条件,有水才有水稻田。水稻耕种需要丰富的土地资源。傣族以越人的耕种文化环境感知为基础,以傣族祖先“允门”留下的遗训为价值观,塑造地理景观,使西双版纳傣族文化地域系统呈现出“森林农耕民”的特征。在此过程中人对自然环境的价值取向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人必须与自然融合为一体,成为地理环境的组成部分,人的行为要为自然负责,但又不被动地屈从于自然,他们理解自然的流动和变迁并在其界限内创造人类文化,并形成其生态观念。此生态观念的主体就是傣族祖先“允门”留下的遗训,也是傣族在西双版纳自然地理环境基础上,越人文化基础上,“允门”遗训基础上,通过知觉形成的价值观念,把自然环境与生命联系起来的生态直链型关系“森林一水一田一粮一人”,即有了森林才有水,有了水才有田,有了田才有粮,有了粮才有人。这种直接的因果直链型生态关系,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认为是一种强势文化生态关系,在这种观念中,环境是文化的决定因素,环境以单向因果关系的过程强有力地决定着人的文化与行为,所以在傣族文化行为中,不滥伐森林,每户都种植速生的薪碳树种铁刀木专做烧料,并且具有一整套的水资源管理办法。正是由于丰厚的森林生态所涵养的肥沃坝子蕴育了傣文化的多姿多彩。这种生态直链环境与人的价值观构成了傣族文化空间观念的精髓,他们以此观念理解环境与人的关系,并指导自身的生产生活实践,如聚落的选址、土地利用、水稻种植等都体现了这种环境价值观念。
从傣族文化的空间观念反映出,人们对环境的认识真正是“心理上的”,我们在心理范围内解释环境,我们在认识与感觉环境时是有选择的、不完全的。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接收环境信息,以对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方式处理和组织信息,其处理结果储存在我们的脑子里,形成相对稳定的空间观念。这种空间观念影响整个地域环境的形成,并在观念体系上与所有的其他影响因素联系成网。凡是有意义的、连贯的和合适的因素,都深受人们文化空间观念的影响。
二、西双版纳傣族文化的空间观感结构
 
傣族在其空间观念的文化指令下,选择了宽谷、坝区聚居。傣族理想居住模式:靠山近林—有小河流—阳光充足—方便道路—良田。其中靠山近林、河流、良田是主要因素。西双版纳的傣族有95%分布于河谷坝区,5%分布于山区、半山区,傣族居住的环境属平坝、河谷区,并有河流经过。在傣寨背后往往有一个风景林,寨子周围及每户都有花果园,傣族人每天到田里种地,河里洗澡,傣族村寨是山、水、林、田、聚落相配的傣族文化园林,就其生活环境资源具有整体人类生态系统结构。
在空间观念的作用下,傣族形成独特的地域意识行为:家庭一村寨—农田一山林。在空间观感结构中,家庭一村寨—农田是日常中心活动地域,山林是次要活动地域。在中心活动地域傣族文化塑造了独特的傣族生态经济空间圈层结构景观。
傣族以其空间观念确定他们的空间观感结构,并通过地域意识行为得以表现。对傣族来说,活动地域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中心活动地域对傣族生存丰收起重要的作用,也是地域文化系统集中体现的主要地域,是傣族获得物质能量、信息的主要生存空间。在此地域上,傣族文化最显著,傣族整体生态系统网络最复杂,物流、能流、信息流最旺盛。在次要活动地域傣族活动的频度减小,与环境的物流、能流、信息流减弱,森林山地地带是傣族神圣的区域,属于保护的领域。同时也是傣族文化与山地基诺、哈尼等民族文化交汇的地带,是山坝民族文化的交汇区。
在傣族空间观感结构的构建中,傣族文化塑造了傣族生态经济空间圈层结构景观。其空间结构系列如下:第一层为村落庭院圈层,这里以傣族特有的干栏式傣楼为中心,上住人,下养牲畜,放农具和交通工具,庭院外以大戟科的霸王鞭(Euphorbia royleana Boiss)为栅栏,栅栏与房子之间傣族营造了一个多层次的人工植物群落,主要由妇女经营,种植有果树、香料等经济作物,上层是椰树和槟榔、菩提树,中间有香蕉、芭蕉、柚子、菠萝蜜树,低层则有菠萝、西瓜、石榴、香缘、茶叶、花卉、药材等。体现了人工植物群落的最大空间利用,是最好的生态经济园。在商品市场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交换补贴家用。第二圈层是田野生境圈层,大面积的水稻耕种以满足人们的粮食需要,以蝶形花科铁刀木(Caesalpinia Siamea)为首的薪炭林以供薪炭烧柴需求,以水牛为首的家畜牧养需求,以竹笋、青苔为首的蔬菜需求,以大榕树(大青树)下民俗、宗教集会需求,以菩提、 贝叶树簇拥的寺庙宗教核心需求。沟渠较密,水面较大。第三圈层为森林生境圈层。狩猎需求、木材建材需求、经济林需求、物种交换需求、森林绿地保护水土涵养水源需求等,这里也是傣族与山地民族物流交换。形成民族与民族之间,人与环境的高度和谐、统一。在这样的整体人类生态系统中,人与各圈层的生存资源不断发生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有机合谐地形成傣族整体生态经济系统的空间模式。傣族生态经济空间圈层结构的景观范式是傣族长期与自然地理环境调适的结果,也是傣族文化最集中的体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傣族文化的空间观念和观感结构。
傣族生态经济空间圈层结构景观是傣族对空间的有效安排和利用,折射出傣族文化的空间观念和观感结构。在其中有垂直向度的空间利用,有水平向度的空间利用。但无论是水平还是垂直向度的空间利用都是傣族文化空间隐喻的景观反映。这里,环境、文化和心理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起作用,不能简单地确定哪些因素“造成”某些结果。而地方感正是这一混合体的总体表现。地方感导源于内在熟悉的知识,导源于“在一个实质环境中关怀领域,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的网络”的建立;导源于情感紧系的物质环境,以及意识可觉察到的环境的认同和空间界线;导源于长久以来“经由听觉、嗅觉、味觉、视觉”所强化的亲切的关联性;导源于“连续发展、庄重而快乐的庆祝活动”的传统复现,或与其它聚落居民之间的竞争;导源于“周围环境的整体经验”。
 
三、西双版纳傣族文化空间隐喻的特征
 
一是傣族的文化空间观念决定人对环境的价值取向,并以此作为塑造地景的依据。影响空间观念形成的因素很多,如自然地理环境因素、民族自身的特性、宗教的和社会的价值观,以及实际应用的生产生活技术。此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不可能单独作用于空间观念的形成,而是综合因素组成一个影响网络共同影响傣族的文化空间观念。
二是空间观念和观感结构的形成是不全面的,具有选择性,而且人的空间观念与观感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人的文化所能涉及的范围有限,人们趋向于把当前的空间观念与感觉看作是永久性的。但是由环境、文化和心理过程整体作用下形成的空间观念和观感结构,会随时间、影响因素及其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三是傣族的地方感具有复杂性。首先表现在地方感的综合性;其次表现在地方感的时间变化性上。正如西双版纳傣族的地方感正在发生变化,傣族社区传统的地景也在发生改变。
人们对环境的态度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政治、社会经济具体情形紧密相关。因此文化地理学对文化的研究需要把文化置于现实生活的具体情景中,研究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所以文化对环境的阐释是复杂的。人们以自身的文化为基础,以一定的社会价值和情感从环境的垂直空间和水平空间向度理解和阐释环境、利用环境。所有这一切汇合在一个有条理的格局中,使人们能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更好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来源:学术探索 2009年第01期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