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电话: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0年
传统村落保护之惑
发表日期:2015年11月25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韵

       11月16日,由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承办的首届“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在贵州省凯里市举行。如今,各种峰会遍地开花,但如此高规格的主办方并不多见。仅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贵州省、黔东南州对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视,我要由衷地为他们点赞。

       贵州是传统村落分布最为集中、保存最完整、最具特色的省份之一,而黔东南州更是其中的翘楚。全州有276个村寨被列入传统村落名录,位居全国第一,占贵州省总数的65%,占全国总数的10.8%。在全国城镇化进程日益加速的今天,能保有如此一大片世外桃源,这与地方政府的思路和举措密不可分。我要再次由衷地为他们点赞。

       根据会议安排,与会者在论坛前实地考察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三个侗寨、两个苗寨。职业习惯,每到一处,除了听讲解员的介绍外,我都要暂时脱离“大部队”,去与当地村民攀谈,以获得讲解词之外更真实、更接地气的信息。

       考察、记录、思考,关于传统村落保护的三个疑问始终萦绕在我心中。

为啥保?

       在一个寨子中,我遇到一位没穿民族服装、而是穿着老式迷彩上衣的年轻人。我说:“你们的寨子保护得真好!”小伙子笑道:“保护得不好,你们哪里会来玩,我们哪里能挣到钱呢。”小伙子的回答,相当程度上就是当地群众甚至地方政府对传统村落保护目的的理解。

       在“保护自己的村寨为的是挣钱”思想的引导下,用与众不同的民族风情来迎合、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似乎也就顺理成章了。

       我看到的是:寨子里的人,在游客面前“表演”着自己的生活。比如,在旅游线路上,你会看到寨民们穿着打过浆、泛着光、绣满精美图案的土布衣服舂米、担柴、晾晒,甚至煮猪食,让游客们误以为这就是他们日常劳作时的着装。殊不知,这种浆过的土布制作很是费工,且不能水洗,这样的衣服是重要场合才穿的。那些寨子里晾晒的没有光泽、被讲解员称为半成品的土布,才是他们日常劳作服装所用面料。

       过去,出于生存的需要,拘于各种古训、寨规、信仰、民俗的约束,这些村寨在自发的情况下,在不知不觉中几乎完整地保留下来,成为工业文明社会中的一个奇迹。如今,在城市文化的浸染、影响下,原先的那些约定俗成的惯例,其约束力越来越小,而原本庄严的事情又沦为“表演”,会有什么后果?原本婚丧嫁娶是很神圣的事情,具有较强的仪式性,可是现在每天要为游客“嫁”三四回。这些常年参与表演的年轻寨民,在他们心目中,结婚这件事会不会变成“儿戏”?

       保护传统村寨,真的只是为了挣钱么?

保什么?

       西江千户苗寨,大名鼎鼎,我充满期待。

       从寨门坐了一段电瓶车后,登上观景台,远处山上的吊脚楼,依山就势,铺陈于两个相连的山头,形成牛角状,十分壮观,且无意中暗合了苗族的牛图腾,想来建筑的保护措施应是到位的。

       但我更在意的是苗寨意蕴。遗憾的是,考察结束,我的脑中只留下了:一条小街两侧全是商店、饭店、旅店,一个坐落在远处山上、仅可以从观景台上眺望的苗寨,以及一场由职业演员表演的“原生态”苗族歌舞。整个考察过程中,我只从苗族导游略显嘶哑却颇有韵味的歌声中感受到了些许真实的苗家人的气息。

       恕我直言,西江千户苗寨,很美,很有风情,但只不过是一个穿戴着苗族服饰的外国女人,而我千里迢迢、慕名而来,想看的是苗族女人的神韵,她没有!

       从资料里,我了解到,那条商业街临河的一侧,原是稻田,现已被填平,盖上房子,当作商店、饭店、旅店。且不说这种变化是对苗寨格局的一种不负责任的改动,仅是填平稻田,就是对保护内容的片面认识。

       建筑是静态的,若没有充盈其间的灵动的魂,房子保存再好,也不过是没有活力的空壳。稻田原本是苗家寨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苗族的风俗、歌舞中有大量反映、源自这种田间耕种劳作的内容,稻田毫无疑问应该是苗寨的组成部分,应该与苗族吊脚楼一样得到重视与保护。

       保护传统村寨,难道不是要保护它特有的魂吗?

怎么保?

       发展是一种动态保护形式,我赞成这个观点。但是如何发展才是对传统村落真正的保护?这次看到的五个村寨不约而同选择了旅游,而这似乎也是黔东南州、贵州省乃至全国传统村落发展最常见的选择。

       我一点儿都不反对传统村落以旅游发展经济,尽管这并非唯一的途径。然而,雷同、缺少特色的旅游项目,让游客时常凌乱——我是不是来过这儿?比如,每一个侗寨都是唱大歌、品米酒,看染布、听捶布,走一走花桥,逛一逛鼓楼,眼前所见几乎一样,若不是寨民的服饰略有区别,真觉着自己穿越了。同行的一位大姐说,一天下来,耳边全是“叮当叮当”的捶布声。

 

       这种肤浅图解民族文化、简单重复地同质化发展,可能造成一种恶性循环,最终传统村落非但没被保护,反而被伤害了。联想在各地农村广泛进行的“一村一品”工程,就是以特色带发展,那么这种理念能否用于传统村落保护呢?每个村寨都找出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你赏建筑,我演歌舞;你重手艺,我说习俗;你看独特信仰,我讲天人合一;你搞大众旅游,我走高端精品……“一招鲜,吃遍天”,特色是良性发展的基础。在规模化的基础上,做出特色,才是民族村寨能够长期吸引游客的法宝,经济发展才有后劲。

       保护传统村落,能不能走特色化道路呢?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