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电话: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0年
别让“乡愁”无处安放
发表日期:2015年1月26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苏雁
       高低起伏的砖墙下,有曲折小巷,有潺潺流水,还有青石板上徜徉的游人。一个年轻人,举起手机,扫一扫明代民居墙壁上贴着的二维码,屏幕上,这座古建的简要信息一目了然。看似不经意的一瞬,却引人遐想。历经沧桑的古村落,面对现代文明的强劲冲击,将有怎样的未来?
  拥有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中华民族,起源于农耕文化,保护古村落,便是保护传统文化。然而,根据民政部的统计,2002年到2012年,我国自然村由360万个锐减至270万个,10年减少了90万个。除去被合并等原因,平均一天消失的自然村落有近百个,其中包含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
  目前,古村落的保护已经启动,重点村落被禁止随意拆建,可依旧难以阻止部分村落的“空心化”。如何激活古村落的生机和活力?日前,江苏苏州市政协提交了《关于我市传统村落合理利用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十种模式为古村落的出路支招。
老祖宗留下的遗产,就这么荒废了?
  苏州吴中金庭镇叶山岛,22万平方米,在卫星地图上就像一块翡翠,洒落在太湖之中。作为天然岛屿,因为长期与世隔绝,一直未受到较大的人为干扰,岛上保留着大量清代遗存,真实记录并保持着江南乡土的生活特色,有着巨大的历史和人文价值。
  然而时至今日,荒芜一片。几条山路贯穿,路边杂草丛生。散落在地面上的一些石碑,上面的文字多已模糊不清。倾斜的清代老房子,大门紧锁,里面不时传出鸡鸭的声音。一些原住的年老村民不肯闲着,利用空闲的老屋子养起了家禽,还种了点蔬菜。
  20世纪90年代,按照村里的发展规划,叶山岛东侧建起了一个现代化的公寓区,岛内居民绝大多数搬迁至此,过起了城镇化的生活。2005年,叶山岛的中、西侧,因为具有多处价值较高的清代建筑,被列为《苏州市第一批控制保护古村落名单》。
  “岛西建筑不能私自拆除、改造,但房子都歪了,而且停水停电,也没法住了,整个都空心了。”叶山岛原住民金立告诉记者,这里隔三岔五就会有商人来考察,却最终杳无音信。“老祖宗留下来的遗产,就这么荒废了,实在太可惜了。”
  事实上,在2006年,叶山岛曾以2.8亿元人民币拍卖出70年的使用权,成为当时全国“身价”最高的岛屿。然而时隔多年,丝毫不见开发的动静。古建筑年久失修越来越严重,叶山岛却始终未能找到适合它的保护之路。
  “古村落的保护很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楼庆西曾感慨,保护涉及建筑、文化、经济、社会、观念等方方面面。据有关部门介绍,因为叶山岛被列入保护名录,方案的审批牵涉到旅游、文化等多个部门,最终难以协调、只能搁浅。
  令人欣慰的是,有关部门近年来已经将3批2555个有重要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列入传统村落名录。对于重点保护村落,在开发、利用上进行严格控制。然而,尽管国家对列入传统村落名录的村,给予几百万元补助,但这对于一栋古建筑动辄上百万的维修经费而言,是杯水车薪。
  在古村落除了“见物”还要“见人”。缺少人气的古村,圈起来保护也没有生机,难逃衰败的命运。但多数被列入保护的老房子,采光、通风、排污等存在“先天不足”,村民往往住不惯、修不起、拆不得。
只有先活起来,才能活下去
  东山镇西巷村生态环境好,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青蛙尤其多,达到了61种。“在银色的月光下,听着蛙声,喝着碧螺春,这肯定是城里人想要的。”台湾生态保育专家林政雄觉得,可以让青蛙给村里“代言”。多年来,村支书陆雄文也一直在探索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每年都有不少项目,因为环保要求而被否决掉”。两人的思路,一拍即合。
  陆雄文给光明日报记者算了一笔账:由合作社出面,将闲置的民居租下来,以农房资产折价入股加入合作社,实行按股分红。“假设一套房子400平方米,前三年每年能获得近5万元分红。三年后,视经营情况,还会有每年不低于5%的二次分红。”
  2014年,村里成立了苏州市首家农房农业合作社,并与专业公司合作,为民房打造合适的文化创意旅游点。村民孙红娣第一个入股了合作社,空余的老宅在保持外观不变的情况下,被改造成了民宿,蛙型玩偶和厨具等随处可见。每个房间的价格平均在1000元左右,节假日时常爆满。
  苏州太湖的“陆巷模式”,则是鼓励业主自行修缮古民居,并纳入古村旅游公司管理,统一对外开放。最终实行门票分成,让古民居的业主得到实惠。
  苏州市政协的《建议》认为,古村落只有“先活起来,才能活下去”。古村落保护,一方面要用足条线政策,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另一方面,也要学会调动民间力量。发挥古村落保护开发公司的职能优势,筹措保护资金。
  除此之外,将美丽村庄建设与古村落保护相结合,则可以更好地留住原住民。“现代元素只要采用适当的方式进入,不会对村落的景观及整体状况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副教授罗德胤认为,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可以通过成熟的技术“藏着掖着”进入古村落,比如掩在地下、埋在墙里。
  苏州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叶正亭也认为,在保护和改造古村落时,应当保持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有机结合,才能赋予古村落以新的生机与活力,让其融入现代文明的风景。做好了古村落修缮保护、有了人烟气息,各地再因地制宜,保护好古村落。
“十招”,留住村和人
  荷花、牡丹、蝴蝶还有竹编的花篮,被形象地雕刻在直径不过20多毫米的橄榄核上,细腻精致。这颗只有一元硬币大小的“花篮”,是苏州舟山村村民李晓青花两个月时间,用橄榄核雕刻而成,“之前卖了几颗,每颗三万块钱左右吧”。
  一粒小小橄榄核,所形成的核雕特色产业,正深刻改变着苏州太湖边的这个古村。走进舟山村,几乎每家房子的外墙上,都写着“内有核雕”四个大字。目前,村里已经形成了从橄榄核收购,到核加工、雕刻、销售,包括雕刻工具制作等完整产业链。2014年,舟山村核雕销售总额近3亿元,村级收入800多万元。
  “村里没有著名的自然景观,只有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核雕,那就把老祖宗留下的核雕做大,推向全国。”村干部告诉记者,目前核雕从业人员3000多人,拥有300多个核雕工作室。从业人员平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
  在古村落保护的模式上,舟山走出了有代表性的特色手工艺村之路。叶正亭告诉光明日报记者:“大多数传统手工艺,都根植并依附在古村落中。苏州冲山的佛雕村、镇湖刺绣等,也都是以一项传统手工艺为核心,把上下游相关产业吸引进村,形成产业链。”
  日前,苏州市政协在为古村落出路支招的《建议》中,将可能的发展模式列出了十种。除了村民自办“农家乐”、以旅游公司名义打造升级版“农家乐”,以及青蛙村的主题民宿、舟山的特色手工艺村之外,还包括其他六种模式:引入外资的国际版“洋家乐”;课程化的“养生养老、乡村生活”度假,开设养生保健、民俗文化等课程,吸引候鸟度假群体;“互联网+特色农产品”;以游玩、采摘等形式打造的“参与性特色观光游”;画家村,依托美院,打造画家聚集的创作基地;此外还有写生基地。
  各地古村落因地制宜,找到了适合自身的出路,实现了历史遗存与现代文明的共融。当APEC会议的红利让京郊古村庄重现繁华,当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的桨声灯影里落下帷幕,这样的时空交错,总给人以想象和力量。
  曾经,一句“记得住乡愁”,勾起多少人的故园记忆、人生回味。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待每一个古村落,呵护好先人留给我们的每一处“江山胜迹”,不只是为了安顿好过去,更是为了赢得我们的未来。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