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电话: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0年
国际论坛落户浙江松阳!第一届城乡联系国际论坛在松阳举办
发表日期:2019年11月15日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浙江频道      作者:杨 暄

11月10日至14日,第一届城乡联系国际论坛在松阳举办。本次论坛由联合国人居署、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丽水市人民政府主办,松阳县人民政府承办,17个国家和18个国际组织的官员、专家、学者等200余人参加。

边会交流讨论_副本.jpg?x-oss-process=style/w10

图为边会交流讨论

论坛以“乡村振兴:创新发展与价值提升”为主题,旨在围绕生态文明视角下乡村振兴的系统思考和创新实践,探讨乡村价值的重新发现、乡村产业的有效振兴等重要议题,以此引发全球对城乡不可持续问题的深刻思考,尝试从乡村振兴维度寻找破解全球城乡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方法路径。

活动现场合影_副本.jpg?x-oss-process=style/w10

图为论坛活动现场合影

论坛期间,嘉宾们围绕论坛主题参与讨论松阳地区的案例,分享并记录各方有关“乡村振兴”的经验、战略以及新思想;论坛还安排了实地考察,围绕“乡村建筑,旅游产业创新,农业产业创新、文化和遗产,乡村经济创新”等相关主题进行现场交流,希望通过对全球乡村振兴整体性战略以及实践经验的交流,树立乡村发展的信心和认同感,在国际更大领域、更广范围深化和开展城乡可持续发展课题的讨论和思考,提高全球各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创新发展能力,为实现“人人共享城市”的共同愿景和“使城市和人类住区的所有居民都能享受平等权利和机会”的目标追求作出有益探索。本次论坛还发布了“松阳共识”。 

交流提问_副本.jpg?x-oss-process=style/w10

图为论坛嘉宾在交流提问

以往城市化进程塑造了世界的大部分地区,而乡村地区的振兴却一直不被重视。随着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田园风光、诗意山水、乡土文化、民俗风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乡村慢生活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如何推动乡村地区加速振兴,让乡村与城市同步共享现代文明成果,成为时代赋予的新命题。近年来,松阳积极探索文化引领的乡村振兴之路,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5月,联合国人居署邀请松阳县参加了第一届联合国人居大会,双方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并组织发起了第一届城乡联系国际论坛。

竹林剧场观看松阳高腔表演_副本.jpg?x-oss-process=style/w10

图为代表们在竹林剧场观看松阳高腔表演


松阳建县于公元199年,是丽水市建制最早的县,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是农耕文明形态保留最完整、乡土文化传承最好的地区之一。这里依然保留着“东方比萨斜塔”——延庆寺塔、“木雕艺术博物馆”——黄家大院、“戏曲界活化石——松阳高腔”等重要历史遗存;这里依然保留着完整的古城格局,文庙、武庙、城隍庙、药王庙、太保殿、天后宫等地标性历史建筑留存完好;这里依然保留着100多座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其中传统村落75个;这里依然保留着鲜活的农耕文明印记,打铁、钉秤、弹棉花、中草药等传统农耕业态以及“竹溪摆祭”“平卿成人礼”等传统民俗文化至今活态传承。松阳也因此被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和“古典的县域标本”。

观看民俗文化表演——山边马灯_副本.jpg?x-oss-process=style/w10

图为代表们在观看民俗文化表演——山边马灯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基于对乡土文化内涵的深刻思考和深入挖掘,近年来,松阳把握生态文明时代的发展规律和趋势,牢牢把握“文化”这个根脉和核心,以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为切入,积极探索构建以高品质农业为基础、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的资源生长型产业发展体系,打造“有机农耕强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打造“中医药复兴地”等,推动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积极探索构建城镇村三元共生、城乡双向互动互补互促的城乡融合发展体系,推动“文化引领的乡村振兴”和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复兴;积极探索构建乡土文化与现代理念相融互促、主客共享的文化保护创新发展体系,建设全县域乡村博物馆、开展全县域民俗节庆活动、实施“拯救老屋行动”、实施“艺术介入乡村”计划等,形成适合于当代社会发展的新精神内核。通过近几年努力,初步走出了一条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经济与文化互融、互促、互补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成为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试验区、“拯救老屋行动”整县推进试点县。

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松阳遵循“活态保护、有机发展”理念,坚持使用最少、最自然、最不经意、最有效的人工干预,维持原生态的田园风光、原真的田园乡村风情、原味古朴沧桑的历史感,复活传统村落的整村风貌、复活传统民居的生命力、复活传统村落的经济活力、复活传统村落的优良文化基因、复活低碳、生态、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系统推动了生态修复、经济修复、文化修复和人心修复。

上田村_副本.jpg?x-oss-process=style/w10

图为上田村

通过几年努力,得益于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拯救老屋等行动,乡村的生态与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破败的老屋得到及时修葺,“脏乱差”的环境面貌逐步消除;乡村的经济形态与生产方式发生深刻调整,全县超过半数村庄植入了民宿、农家乐、生态农业、文化产业等新型业态,建成了全国首批绿色食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培育了年交易额50多亿元的全国最大绿茶产地市场,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超过百亿元,带动了很多百姓增收致富,实现了脱贫攻坚有实效、可持续;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保护传承与发展,全县百余个传统村落和1000多幢传统建筑实现挂牌保护,200多座宗祠、20多座古廊桥、60多公里古道、240多幢老屋得到修缮保护,60余台民俗节会实现常态化展演,乡村的文化根脉得到延续;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明显提升,基层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社会风气得到好转。老百姓对乡村的综合价值和巨大潜力有了新的认识和判断,也有越来越多的优质工商资本、优秀人才开始进村下乡,仅民宿(农家乐)就发展了100多家,累计投资超过3亿元,近两年全县常住人口增加了5700余人,乡村开始出现蓬勃发展生机。

石门圩廊桥——生态农产品集市_副本.jpg?x-oss-process=style/w10

石门圩廊桥——生态农产品集市

在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复兴中,松阳遵循“活态保护、有机更新”理念,坚持“政府主导、居民主体、优秀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保护发展机制,实施“风貌控制、提升品质、疏通筋脉、人口疏导、激发活力”五大策略,全面保护古城原真风貌,着力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积极推进传统业态提升发展和新型业态有机植入,使老城成为传承历史、链接未来、慢享生活的重要场所,成为松阳城市文化新名片、城市旅游新风尚、老城创新发展新典范。 

通过几年努力,老城核心区的排涝、消防、通行等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和提升,文庙、武庙、城隍庙、药王庙等地标性历史建筑得到全面修复,打铁、钉秤等地方传统业态不仅得到保护,还植入了民宿、文创、文化展演等新型业态,老城进一步焕发生机和活力。同时,有机更新的理念深入贯穿到老城的整体区域。青田码道、瓦窑头等区块改造项目有效推进,区域内水系统、绿地系统实现保留、连通、扩容,原有历史文化建筑得到保留修复,原住民得到就地妥善安置,“有根的城市社区”雏形逐步显现。

松阳县委书记王峻说:“松阳正在努力探索一条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以文化引领为导向,以品质发展为准则,以壮大集体经济为牵引,以共同富裕为追求,系统调整乡村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的‘新路’,推动形成新的价值取向、新的城乡关系、新的经济形态、新的运行机制以及新的文化形态。”为了高质量、更稳健地趟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径,松阳正怀揣理想、坚定自信,面向世界,寻求交流与合作。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