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电话: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0年
长江黄河流域每天消亡 1.6 个传统村落 社科研究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支持
发表日期:2013年7月19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杰 张清俐
      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以下简称“三部门”)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调查掌握传统村落现状,建立传统村落档案,完成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有学者表示,面对传统村落消失或遭到破坏的现状,需要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提出更高的保护要求,制定更细的发展规划。据记者了解,社科界很早就开始关注传统村落,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长江、黄河流域传统村落每年递减 7.3%
 
      不同历史时代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所形成的传统村落,是我国宝贵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世界人类文化遗产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开始投身于对传统村落的研究与保护工作中。
      在湖南大学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彬彬看来,对传统村落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不但可以为我国人文学科研究拓展出新的领域,也是现代城乡规划、新农村建设、旅游规划和开发的现实需要。胡彬彬告诉记者,我国传统村落生态状况堪忧。据该中心田野调查结果显示,在长江、黄河流域,颇具历史、民族、地域文化和建筑艺术研究价值的传统村落,2004 年总数为 9707 个,到 2010 年锐减至 5709 个,平均每年递减 7.3%,约每天消亡 1.6 个。如果不及时加强对现存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工作,会有越来越多的村落消失。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阮仪三表示,我国幅员辽阔,在气候、人文、地质等方面差异较大,因此形成了各地独具特色的村落风格,民居形式丰富多样,如南方多厅堂建筑、北方的四合院建筑、西北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保护传统村落就是保护传统文化所依赖的物质环境,包括维系家庭团聚的空间伦理关系。正是由于这些传统村落得到了保护与发展,才使得数千年来形成的多种类型、不同文化留存的建筑体系及人文空间得以持续。”
       “当前学界对于传统村落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有待加强。”山东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善峰告诉记者,传统村落是广阔地域和历史渐变中的一种实际存在的、最稳定的时空坐落。作为紧密联系的小群体,其在内部互动中构成了一个个具有活力的、能够传承文化和发挥功能的社会有机体,这里的生活模式和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历史的传统,对这些村落进行研究是开展社会结构研究的一个重要角度。在城市化背景下,对传统村落展开研究与保护的意义日渐凸显。

      传统村落档案将建立
 
      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面临消失和被破坏,有学者表示,在这种形势下,既适应社会变迁的基本趋势,又尽可能地保存、抢救、记录传统村落遗迹,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努力的方向。
      三部门联合下发的通知要求做好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对传统村落的历史资料、传统村落选址格局及周边环境、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等有形传统资源,村落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及其他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乡风民俗、民间技艺等无形传统资源,以及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相关的各类规划、政策和管理制度等资料,进行科学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传统村落档案。
      通知还指出,省级部门要抓紧组织第一批列入传统村落名录但尚未编制规划的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编制。重点做好各类传统资源的特征分析、分级分类确定保护对象和保护范围、根据不同类传统资源的保护需求制定保护要求和保护传承措施等规划内容的编制。
      对此,胡彬彬认为,国家层面的行动说明,人们已经意识到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重要性。我们也应重视制定和出台传统村落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使保护工作有法可依。
      据悉,2012 年,我国 31 个省(区市)共登记上报了 11567 个传统村落信息,其中云南、山西和贵州登记上报了 1000 个以上的村落信息,占登记上报总数的 31.8%。登记上报 300 个以上传统村落的省份有 16 个,共上报了 10259 个村,占登记上报总数的 88.7%。

      从村落透视社会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村落研究逐渐 “升温”。学者表示,在国际化大背景下,基于村落研究形成的学术本土化学理建构,有益于揭示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胡彬彬表示,由于传统研究视野的局限性,加之有关传统村落文化研究的实物与文献资料缺乏等诸多原因,使得我国村落文化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已取得的成果多侧重于个案的调查和记录,疏于系统化和集成式研究。因此,多学科多视野的交叉研究应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就完善我国村落研究的问题,阮仪三认为,社科工作者应深入到村落田野,根据传统村落的特殊性展开研究,调查、搜集、整理传统村落的文献资料,同时从民俗学、遗产学、人类学等多学科角度对传统村落的多重价值进行研究,参与制定保护标准及方法,为保护传统村落提供范例,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工作提供学术支撑。阮仪三认为,学者在加强学术研究的同时,还应及时反映传统村落现状,积极传播村落的文化价值,引导民众参与到传统村落保护中来。
      “村落研究肩负着学术本土化学理建构的使命。”在李善峰看来,我们在规范的现代西方社会科学概念中,并不能发现“经验”的切实表达路径。如何在与国际学术界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把村落研究上升为对社会发展的认识,从而在“地方性知识”和“整体社会知识”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建立起具有广泛解释能力的分析框架,是相关研究者未来努力的一个方向。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