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电话: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0年
后沟古村保护与开发的经验
发表日期:2013年8月12日      来源:中国旅游报      作者:王新广
       山西晋中榆次区后沟古村历史悠久,早在唐朝这里已有先民定居。后沟古村浓缩了黄土高原农耕文明的传统经典,保存了北方汉民族自给自足的传统文明。民居建筑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土穴窑居,其特点是依崖就势、随形生变、层窑叠院、参差别致。遥相呼应的石窑、土窑、砖窑、明券窑、土挖窑、独体窑、里外窑等,形成了后沟村浑然天成的独特风景。古村地下排水系统完善,从村东北、西北的高处起,穿村过院,勾连各家各户,形成黄龙、黑龙两个体系,流经村西南、东南留水口最终归入龙门河中。

  2005年,政府部门将后沟古村开发成为后沟村景区,2007年,山西中宇集团与当地政府、后沟村委签订三方合作协议,由中宇集团入主管理。经过6年的摸索,后沟村景区走出了一条开发与保护并举的新路径。

 

  协调古村保护修旧如旧的原则与村民追求舒适生活之间的矛盾

  后沟古村的管理者遇到了古村保护要求修旧如旧的原则与村民追求舒适生活之间的极大矛盾。

  在后沟古村开发的初期,有部分居民不在村内居住,但是随着后沟古村旅游的发展,不少外迁居民纷纷搬回村里,开始享受旅游带来的收益。村民们追求现代化生活方式,修建现代建筑。一些与古村落建筑风格格格不入的建筑和装修风格开始在村里出现,如何保持古村落特色成为后沟古村旅游发展中遇到的棘手问题。

  后沟古村景区的管理者认为,只有保护好后沟古村的古风古意,后沟古村才能显示出独特价值。后沟古村的保护应立足于古村落的历史悠久性、完整性,建筑的乡土性,环境的协调性等方面。

  为此,他们专门制定了整体性、风貌性和原真性保护三大原则。在对后沟村的保护开发中,将有特色的建筑予以完整保护,保证建筑群体整体风格的和谐;注重后沟古村的自然景观、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有机协调和统一;对民居、戏台、宗庙各类古建筑的修复严格遵循修旧如旧、科学规划、重点突出的原则,进行小规模整修;整治完善窑洞院落的居住职能特色,保持各类祠堂的完整性和原味性,满足现代化村落民居居住生活与旅游活动的需求;合理控制古村落内居住人口的数量以及当地旅游环境的容量,确保后沟古村落历史文化资源得以完整的保护。

  对于村落内传统的民居院落建筑以及祠堂建筑等的修缮,其建筑类型、建筑风格、大小尺度、装饰色彩、结构形式及内外部构造,都要严格参照本村内典型院落及建筑的测绘图、修缮施工网进行修缮、修复和复建。

  经过几年的保护性修复,现在后沟古村完全复原了明清时期古村落的风貌。如今,即便站在高处,也很难看到一般村庄上空凌乱的电线和闪着刺眼白光的卫星电视接收仪。

 

  引导创收增强村民文物保护意识

  截至2013年上半年,后沟古村共有75户人家251个人。据后沟古村管理部门称,有相当一部分村民是在后沟古村旅游开发后从榆次区等地回迁的,而他们在榆次区等地,均有新的住所。根据与政府、村民的协议,村民拥有古村落住宅近20%的股权,即每户村民在年终将得到后沟古村门票收入的五分之一。为了方便村民出入及探亲访友,对于来访村民的外乡人,一旦有村中居民指认,将免收门票;同时,景区管理者还给村民发放若干“红票”,即免费参观票,由村民自行散发或者出售。

  “红票的目的在于扩大景区知名度,同时也为村民创收提供了另外一个平台。”一位景区管理者解释说,“增加村民收入有利于增强他们自觉维护古建筑的意识。”

  在利益面前,如何有序引导村民依托旅游致富,又不会对景区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造成较大的伤害,以保证后沟古村的原始风貌,是后沟古村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

  酒坊、醋坊、油坊、豆腐坊是后沟古村传统的四大作坊,后沟古村的管理者将传统的四大作坊创造性地编入了游览线路,成为游客在后沟古村必看的景点之一。同时聘用村民按照传统工艺向游客现场展示酒、醋、油、豆腐的制作过程,原生态无污染的产品又受到了游客的青睐。

  受酒坊启发,景区管理部门收购了已经停产的当地一家酒厂,并以后沟古村传统酿造工艺和当地盛产的优质高粱为主要原料,重新研发了曾受慈禧夸奖的“堡子酒”。目前“堡子酒”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纪念商品。

  “以游兴村,以游保村”,旅游收入的增加,不仅使村民维护景区古风貌的意识大大加强,也使景区管理部门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后沟古村的修缮和环境整治,这也是后沟古村旅游的生命力所在。

 

  传承文明生动展示农耕桃源完整画卷

  在后沟古村,除了静谧悠远的乡村,游客最感兴趣的还是僧道同居一村的场景,并且在后沟古村,天地神、灶神等同存,小小村落里观音堂、真武庙、关帝庙、龙王庙等18座庙宇,将佛教、道教、儒教等文化融为一体。

  后沟古村管理者认为,在后沟古村这一系统中,每一项文化遗产都是这个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这个系统中,每一个文化因素都能发挥其特有的功能,才能被“活态”的传承。所以后沟古村的保护必须将文化遗产及其载体作为一个文化整体进行保护,而不能将他们随意肢解。

  后沟古村在开发初期就坚持以整体保护“后沟古村历史文化”为主体,即以当地历史文化为背景来保护丰富的古村落旅游资源,以旅游资源的开发来促进历史文化保护和后沟古村经济发展,使得保护和开发相辅相成。

  后沟古村的传统作坊区集中再现了豆腐坊、酒坊、酱油坊、醋坊、米面坊、磨坊等手工作坊的生产场面。这些作坊中,运用传统的生产工具——石碾、石磨、小毛驴等,保持着它们固有的工艺、形态与经营方式,生产着传统的产品——米、面、油、酒、豆腐,这些既是老百姓传统生活的必需品,也是我国农耕文明时期人民创造的经典艺术品。原料来自本村产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工艺是祖宗传下来的技艺,场所是自家的窑洞和院落,销售途径为摆摊自卖及挑担叫卖。这些古作坊作为后沟村的传统优秀文化遗产,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作坊生产文化。

  后沟古村还在原有村落整体风貌的基础上新建了农耕博物馆。通过陈列物质民俗、制作模型、图片讲解或用声光电科技手段再现已经和即将消失的民俗事象,全面展现民俗事象的发展轨迹,揭示其文化内涵,成为后沟古村融入现代元素中最靓的一点。

  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在参观完后沟古村时说,后沟是难得一见的历史文化遗产村落,浓缩保留了千百年黄土旱塬农耕文明的传统经典,保留了,特别是北方汉民族千百年来自给自足的传统文明,在后沟古村,古朴的农耕文化、纯正的自然文化、传统的信仰文化、灵动的生态文化,构成了完整的民间文化体系。2003年元月,后沟古村成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古村落农耕文化遗产保护采样地。

  后沟村的做法,破解了古村落旅游发展中面临的开发与保护的三大矛盾:古建与尚在使用的建筑的保护与开发、村民现代化居住环境与古村落原始风貌的保护与开发、人文历史传承与现代文化冲击的矛盾。后沟村的成功,对于相近或者相关的古村落旅游开发具有极强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