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电话: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2021年
2018年
2017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最新观点资讯
观点更新日期以采集时间排序                      

如果我们做的好不该有矛盾,我们讲西塘,西塘它现在实际也在变化,它把现代的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一些恩惠,注入到古镇的生命里来了,比如它的电,比如它的上下自来水,它连系统都进来了,如果我们把系统,包括以后把宽带也都注入进来,但是同时我们注意保护好它的遗产我们一样可以双赢,我们不见得非得要破坏它我们才能建成一个新的,或者更好的古镇。我记得保护古镇的方式在很多,西塘式我认为是一个生态的方式,它是活着的古镇,比如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庄园它基本是一个民居博物馆,就是把一个民居作为一个博物馆,更大的古建筑群,比如像丽江、束河的方式,它是像古罗马的方式。

——冯骥才

 

保护古村落,需要一批稳定的干部长时期地做这项工作。古村落保护工作要与历史文化研究工作紧密结合。文物建筑是文化人搞的文化遗物。保护文物建筑,就是要保护生活、文化、历史的真实性。

——清华大学 陈志华

 

特别是在这个“乡土”的社会里,我们应当尤其关注的是古村落社会。因为古村落在急剧转型中的生存状况更易趋于濒危。何谓古村落?古村落应该具有历史性、原真性、传承性、农业性、鲜活性、整体性等基本特征。由此,古村落,即是指有着悠久历史的、外在形式未改变太大的、延续了传统文化习俗的、仍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至今依旧鲜活存在的一个边缘清楚、范围不大却又完整的人群聚落空间。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朱志刚

 

古村落应创新“多元化、社会化、转移性”保护模式。探索实施古村落“村民自保、私保公助”“村集体筹资保护、政府收购保护、产权转移、公保私用”等多元化保护方式。积极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认领、认养、认保”乡土建筑等社会化参与保护利用。适当允许村民以单体出让、村集体整体出租使用年限,由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租用和购买经营权等转移性保护方式,以加快古村落乡土建筑的有效保护与利用。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  周乾松

 

保护传统村落,不应仅着眼于古建筑的保护,还应保护好包括在这些村落中生活在内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方方面面。为保护好人们的生活形态、劳作方式、民俗、道德与价值取向观念,应该发动村民,热爱自己的家园,认识其中的价值。传统村落的保护不能只见物不见人,而是要关注村民的文化权利和经济利益,要让他们拥有尊严和骄傲感。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同时,一定要注重民生,解决传统村落居民的住房供给,还要提高村民的保护意识,让有识之士共同加入到保护古村落的队伍当中,实现保护机制的多样化。

——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江西省文联主席 刘华

 

据不完全调查,十多年来,随着大规模城镇化建设进程,全国已有近百万个乡村走向消亡。有些地方,特别是农村地区,片面追求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速度,忽略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致使大量乡土传统文化遭受破坏。有的地方一味追求现代、美观、整齐,对传统社区、乡村大拆大毁,或者对古建筑、古民居进行大规模“改造”,不仅造成了城乡建设“千城一面、千村一面”的后果,更使历史文化村镇传统的建筑风貌、淳朴的人文环境等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许多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传统建筑、民居、街巷、书院、寺庙、祠堂、园林等遭到毁坏,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一些珍贵的有形及无形的乡土传统文化遗产,面临着被瓦解、消亡的危险。而乡土传统文化体系一旦毁坏,就会使世世代代传承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精神家园消失,造成文化发展脉络的断层,这种巨大的文化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 社科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宋镇豪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